地方政府专项债,从2015年1000亿起步,到2021年发行规模上限达到3.65万亿,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82%。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持续发行,对于地方项目建设筹集资金,稳定投资需求,拉动社会经济发展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从全局一盘棋的角度考虑,在债务总体规模有限的前提下,如何为地方政府谋划好专项债券申报工作,进而取得优于同层级其他地市的成果,既是咨询公司自身职责所在,也是市场竞争力的体现。
一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
地方专项债券申报工作,各环节涉及角色包括:项目单位、主管单位、各级发改部门与财政部门、地方政府,以及第三方咨询机构。因工作职责不同,不同角色对于专项债的理解与掌握往往存在较大差异。第三方咨询公司,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,弥平各环节理解差异,比如专项债成本低、期限长,以及资金投向领域的要求等等,促进项目单位提升申报工作的积极性,奠定开展专项债申报谋划工作的基础。
二、定制整体工作方案
咨询机构在开展工作前,需要详细了解地方政府的历史发债情况、基本需求、下辖各县区差异、当前申报工作准备情况等,合理设定工作目标,制定专门的整体工作方案。既要与市级主管部门充分沟通,也要直接与县区和重点项目单位开展面对面沟通,掌握关于申报项目的最新情况,设计最优申报方案。
三、按工作方案有序推进
虽然各地市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时点、前期工作可能存在不同差异,总体上,工作方案中所需包含的工作方式一般有:培训宣导、项目收集、项目分类、项目单位对接梳理、确认重点项目、建立本轮申报库。
专项债工作已连续开展几年,但作为阶段性工作,以及岗位调整、政策变化等原因,培训宣导工作仍必不可少。项目收集,可以分为主动性收集与被动性收集。项目分类,指对于最初的项目数据,按照项目基本要素筛选出大类,剔除明显不适合的项目,比如涉及负面清单且无法调整的,保留基本符合申报条件和进一步整理。其后,与项目主管部门、项目单位开展直接对接,深入了解项目要素,确定并建立本轮申报工作的项目库。
四、做好项目库录入辅导工作
申报系统项目库中的录入要素,既包括一些项目的基本信息,也包含一些辅助标识和辅助信息栏目,以及投资情况页面与前期工作手续准备情况。在项目建设内容部分,需要根据可研报告的内容,组织文字部分,语言精炼,同时充分揭示项目建设的主要数据,比如面积、长度、容量等数量指标。在收益来源部分,应注重收益来源背后的合理性逻辑。辅助标识和辅助信息需要认真对待,影响到关联模块内容填写,以及项目背景和重要性。比如已入库、已发债项目,应如实填写历史发债情况,作为审核人员的参照。投资情况填写,需要注意数据栏横竖合计数与分项栏目的匹配。前期工作手续,应尽量填写齐全,体现本项目的合规手续完成情况。
随着专项债在审核和调度端越来越规范和严谨,第三方咨询机构亦需要不断深入,全面细化工作方案,与项目单位、发改等部门充分沟通,做好地方政府的帮手。
来源:投融资中心
审核:谢弟军